NBA押注官网陆羽煎茶法  光辉耀古今

发布时间:2024-01-28 17:00:26     浏览:

  NBA押注官网发源于中国的茶,随着人类的交往而传播至世界各地,直到如今风靡全球,被誉为三大健康饮料之首,饮茶习俗及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动局面。追溯漫长的人类茶文化发展史,唐代横空出世的陆羽《茶经》及其首创煎茶法,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,引导茶文化的发展方向,一千多年来光芒闪烁在星空。

  据考证,中国人饮用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的,这是远古时期人们对茶的初步探索。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,人们常常食不果腹,当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,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。随着火引入人类生活,饮食由生食提升为熟食,对茶也开始生叶煮饮,逐渐形成原始的煮茶法。渐渐地,人们发现,茶不仅能祛热解渴,还可提神醒脑,甚至能医治多种疾病。对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后,茶于是从食物中分离出来,作为一种药物来应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载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

  对茶的认识和利用,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。东周至秦汉时期,茶不再只作为药物,也成为一种日常饮料进入人们的生活。《晏子春秋》记载:“婴相齐景公时,食脱粟之饭,炙三弋、五卵、茗菜而已。”西汉王褒《僮约》载:“烹茶尽具”“武阳买茶”。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“茶陵”,即今湖南省茶陵县。东汉华佗《食经》载:“苦茶久食,益意思。”

  随着茶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先民们发明了制茶工艺,采摘茶叶后通过晾晒、甑蒸等方式制作成饼状,逐步推广开来。三国时张揖著《广雅》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:“荆巴间采叶作饼,叶老者,饼成以米膏出之。欲煮茗饮,先炙,令赤色,捣末,置瓷器中,以汤浇覆之,用葱、姜、橘子芼之。其饮醒酒,令人不眠。”这段文字被陆羽收录入茶经中流传下来,让人们得以窥见汉魏时期饮茶的习俗概貌:一是在有些地方,制作茶饼已经习以为常;二是由以前的煮茶,发展出了以瓷器冲泡茶的方式,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;三是在茶汤中加入葱、姜、橘子等,以增添茶味;四是这种习俗主要流传于荆巴地区。从这最后一点来看,像这样制作茶饼再冲泡的方式在全国还是很少见的,并不是当时的主流方式。

  晚唐皮日休《茶中杂咏》序云:“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,必浑以烹之,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。”“季疵”即陆羽,以汤煮物曰瀹。这是说,在陆羽之前NBA押注官网,人们所谓“茗饮”,是将茶与其他原料一起混煮(浑以烹之),就像饮用菜汤一样。

  西晋傅咸《司隶教》曰:“闻南市有蜀妪,作茶粥卖。”东晋郭璞《尔雅注》:树小如栀子,冬生,叶可煮作羹饮。” 这里涉及茶的是“茶粥”“羹饮”。羹: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、冻状食物。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。这些史料记载说明,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,饮用茶的方式多样,有把茶像蔬菜一样烹煮之后再啜饮,有煮茶时加粟米、菜、肉、谷物等,煮成粥状。

  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,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他食品。目前,云贵高原一些地方仍然食用茶粥,有的将粥煮熟后再混合茶末加香料,还有一种食用茶鲜叶的习惯:把采来的新鲜茶叶,揉碎放在碗里,加上少许大蒜、辣椒、盐等配料,再加上泉水拌匀。当地人称之为“凉拌茶”。据说,至今蒙古、西藏、新疆等地依然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法——茶叶“混煮羹饮”,混煮就是茶叶加入花椒、生姜、桂皮等香料,和盐、奶等辅料同煮,这是奶茶的前身。

  此外,与羹饮、茗粥同时期的饮茶方式,还有“清茗”。西晋郭义恭《广志》:“茶丛生,真煮饮为真茗茶。”《桐君录》:“西阳、武昌、庐江、晋陵好茗,皆东人作清茗NBA押注官网。茗有饽,饮之宜人。⋯⋯又巴东别有真茗茶,煎饮令人不眠。”这里的“真茗茶”“清茗”,指的是不加配料的纯粹的茶,这种清茶也受到许多人的欢迎。

  由此看来,唐代以前饮用茶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,一方面,由于社会的发展,饮用茶的习俗不断发展变化;另一方面,各地各人的口味爱好不同,导致饮用茶的差异化。总括起来,主要有以下几种饮用茶的方式:其一是茗粥或称茶粥,也有称茶膳,将茶与粟米、肉类及配料等一起混煮,浓稠得像粥一样,故称茗粥或茶粥;其二是羹饮,在煮茶时,加入葱、姜、枣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等一种或多种配料,以增添茶味;其三是冲饮,即陆羽在茶经中所称的“痷茶”,在冲泡茶时加“葱、姜、桔子”之类拌和;其四是清饮,即清茶,古人称“清茗”,是在煮茶时不加其他作料的纯粹的茶。

  陆羽走上茶学研究的道路后,梳理自古以来的饮茶习俗演变进程,并经多方考察、品鉴、比较,秉持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”的原则,总结推广有益的饮茶方式,扬弃不适宜的饮茶方式,从而编著出第一部茶经。

  汉晋至隋唐,饮茶之风逐渐盛行,饮用茶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,至陆羽时代,比较流行的是,制作茶饼、碾茶、煮茶,并加入一些配料以增添茶味。对这种混饮方式,陆羽并不赞同,他在《茶经》第六章《六之饮》说:“饮有粗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饼茶者。乃斫、乃熬、乃炀、乃舂,贮于瓶缶之中,以汤沃焉,谓之痷茶;或用葱、姜、枣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之等,煮之百沸,或扬令滑,或煮去沫,斯沟渠间弃水耳,而习俗不已。”就是说,陆羽并不认可俗间流传的痷茶、羹饮与茗粥,这是为什么呢?从其在茶经中倡导的饮茶方式,反过来推测陆羽的饮茶理念,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痷茶”在瓶缶中冲泡太过简陋,没有经过烈火烹煮,茶的精华难以呈现出来;羹饮与茗粥掺杂太多配料,冲淡了茶的本色原味,高贵的茶淹没在一堆俗物之中,失掉了高雅之气。反之,陆羽追求的是返璞归真的纯粹原生的茶味,在氤氲淡雅的茶香中修行养性。故而,陆羽集前辈茶人之大成而推出煎茶法,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煎茶道。与此相对应,为以示区别,在烹煮茶时加入各种调料的饮茶方法可称之为“煮茶法”。

  可以说,煎茶法是对煮茶法的继承和发展,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法改进而来。在末茶煮饮的情况下,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,故不需较长时间的煮熬;况且茶叶经长时间的煮熬,其汤色、滋味、香气都会受到影响。正因如此,对末茶煮饮加以改进,在水二沸时下茶末,三沸时茶便煎成,这样煎煮时间较短,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俱佳,于是形成了陆羽式的煎茶。

  根据陆羽《茶经》,唐代煎茶法主要程序包括:生火、炙茶、碾茶、罗茶、煮水、调盐、投茶、分茶、饮茶、洁器。以下以《茶经》为本,对这十大程序予以分述之。

  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其火,用炭,次用劲薪。其炭,曾经燔炙,为膻腻所及,及膏木、败器,不用之。”

 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:烤饼茶的火,最好用木炭,其次用火力强的木柴。曾经烤过肉、染上了腥膻油腻气味的炭,或是有油烟的木柴以及朽坏的木器,都不能用。古人说:“用朽坏的木柴烧煮食物,会有怪味”,确实如此。

  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凡炙茶,慎勿于风烬间炙,熛焰如钻,使炎凉不均;持以逼火,屡其翻正,候炮出培土娄,状蛤蟆背,然后去火五寸;卷而舒,则本其始又炙之。若火干者,以气熟止;日干者,以柔止。⋯⋯趁热用纸囊贮之,精华之气无所散越。”

  陆羽告诫茶人:烤茶饼,注意不要在通风的余火上烤,因为飘忽不定的火苗像钻子,使茶饼受热不均匀。烤茶饼时要靠近火,不停地翻动,等到茶饼表面烤出突起的像蛤蟆背上的小疙瘩,然后离火五寸。当卷曲突起的茶饼表面又伸展开,再按先前的办法又烤。如果制茶时是用火烘干的,以茶饼烤到冒热气为度;如果是太阳下晒干的,以茶饼烤到柔软为好。

  《茶经·四之器》:“碾:以橘木为之,次以梨、桑、桐、柘为之。内圆而外方。内圆,备于运行也;外方,制其倾危也。其拂末,以鸟羽制之。”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候寒末之。”

  陆羽在《茶经》第四章中介绍了碾茶用的器具:碾,用橘木制作,也可用梨木、桑木、桐木、柘木制作。使碾内圆而外方,内圆以便运转,外方以防止翻倒。拂末,用鸟的羽毛制作。如今的许多中药房,仍然使用着碾这一古老用具。《茶经》第五章《五之煮》中,在详述炙茶要点之后强调“候寒末之”,待炙烤过的茶饼冷却后,就碾成茶末。

  陆羽在《茶经》第四章中介绍了罗茶用的器具:罗筛、盒、则,用罗筛筛出茶末,放在盒中盖好存放,把则也放在盒中。

  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。其山水,拣乳泉、石池漫流者上⋯⋯其江水,取去人远者;井,取汲多者。”

 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:煮茶的水,用山水最好,其次是江河的水,井水最差。山水,最好选取乳泉、石池漫流的水⋯⋯江河的水,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去取;井水,从经常有人汲水的井中汲取。

  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其沸,如鱼目,微有声,为一沸;缘边如涌泉连珠,为二沸;腾波鼓浪,为三沸;以上,水老,不可食也。初沸,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,谓弃其啜余,无乃卤臽  卤监而钟其一味乎?”

  陆羽指出:水开始煮沸时,锅里出现像鱼眼一样的小泡,并有轻微的响声,称作“一沸”;锅的边缘有泡似连珠般往上冒,称作“二沸”;水波翻腾涌动,称作“三沸”;再继续煮,水老了,味不好,就不宜饮用了。开始沸腾时,按照水量从鹾簋(盐盒)中取出适当的盐放入沸水中来调味,把尝过的水泼掉。切莫因无味而过分加盐,否则,不就成了特别喜欢这种不咸不淡的味了吗!

  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第二沸,出水一瓢,以䇲(策)环激汤心,则量末当中心而下。有顷,势若奔涛溅沫,以所出水止之,而育其华也。”

  陆羽指出:第二沸时,舀出一瓢水,再用䇲(策)在沸水中转圈搅动,用则量茶末沿漩涡中心倒入。过一会儿,沸水如奔涌的波涛,溅出浮沫,这时,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,使水不再沸腾,以保养茶汤的精华 。

  《茶经·五之煮》:“凡酌,置诸碗,令沫饽均。沫饽,汤之华也。华之薄者曰沫,厚者曰饽,轻细者曰花。⋯⋯凡煮水一升,酌分五碗,乘热连饮之,以重浊凝其下,精英浮其上;如冷,则精英随气而竭,饮啜不消亦然矣。”

  陆羽指出:喝茶时,从鍑中将茶汤舀到碗里,让沫饽均匀。“沫饽”就是茶汤的精华,薄的叫“沫”,厚的叫“饽”,细轻的叫“花”。⋯⋯通常煮一升的水,可分作五碗,趁热接着喝完,因为重浊杂质凝聚在下面,精华浮在上面,如果茶冷了,茶的精华就随热气挥发了,喝起来自然就不受用了。

  《茶经·六之饮》:“夏兴冬废,非饮也。夫珍鲜馥烈者,其碗数三;次之者,碗数五。若座客数至五,行三碗;至七,行五碗。若六人以下,不约碗数,但阙一人而已,其隽永补所阙人。”

  陆羽主张:夏天喝茶而冬天不喝茶,则饮用不当。那些精美新鲜、芳香浓烈的茶,一炉只能煮出三碗;稍差一点的,一炉可以煮出五碗。如果在座的客人有五位,那么就可以盛三碗分饮;如果有七位客人,那么可以舀出五碗来分喝;如果客人不到六位,那么就不用管碗数,只按缺少一个人计算,可以用原先留出的“隽永”来补充。

  《茶经·四之器》:“巾:以絁布为之。长二尺,作二枚,互用之,以洁诸器。”

  陆羽在茶经二十四器中列出了清洁茶器的用具:巾,用粗绸子制作,长二尺,做两块,交替使用,以清洁茶具。

  陆羽煎茶法,当今看来显得程序比较繁复,但切合唐代实际,条理井然,崇尚自然,成为一时风尚。

  纵观茶文化发展的历史,可以看出,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时期,是饮茶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、茶文化开创性发展的关键时期。陆羽煎茶法,正是这一转折时期推陈出新的标志性产物,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
  唐代以前的饮用茶,先后出现以茶代药、以茶羹饮、以茶入粥、以茶膳食、以茶煮饮等多种方式,虽然也出现了称为“清茗”的纯粹茶,但并非主流。陆羽全力倡导和推行的“陆氏茶”,亦被称为“文士茶”──清饮品茗法,是对唐代社会当时其他饮茶方式的扬弃。

  陆羽茶经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,不仅传播茶业科学知识,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,而更重要的是,对饮茶方式方法进行规范,推动饮茶习俗摆脱粗陋的传统,迈进高雅的文化殿堂。从此以后,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欣赏茶叶苦涩背后的原香原味,并把粗暴的香料味、糖盐味斥为粗鄙NBA押注官网,煮茶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人们开始追求茶叶的形、色、香、味,也更讲究用水的清、洁、甘、冽,以及推崇饮茶环境的雅静和美。

  陆羽《茶经》博大精深,文字中深藏着浓厚的家国情怀,其《一之源》表露出“精行俭德”的人生理想,《四之器》以风炉上“伊公羹、陆氏茶”“圣唐灭胡明年铸”表现心怀天下的赤子之情。《茶经》中还隐藏着一条主线,如“以正令也”“以务远也”“以守中也”之类,体现着中国儒学谦达、恬淡、清静、修身、克己的世界观。可以说,陆羽《茶经》,把诸家精华、人生感悟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,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,把饮茶从一种平民习俗上升到了精神生活,开创了一种新境界。陆羽通过《茶经》,阐述了自成一体的茶学、茶艺、茶道思想,完全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。

  茶道,是在饮茶之中蕴含道德教化、美化人生和育化社会之功能。 饮茶与儒、释、道相结合而产生茶道,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、怡情、修性、证道。茶道的终极追求,是人生的最高境界,崇尚天人合一、即心即道,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。

  陆羽奠定了中国茶道的理论基础,陆羽煎茶法所创设的一整套茶艺、茶礼、茶德等物质与精神载体总和即为煎茶道。陆羽于“茶道”既是倡导者,更是实践者、感悟者。

  陆羽创制的煎茶法,流行于中唐以后及至五代,到了宋朝,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饮茶文化的演变,衍生出了盛行的点茶法。

  点茶法的要点是:把团茶击成小块,再碾成细末,筛出茶末,放入茶盏中,注入沸水,以茶筅用力击打搅拌,这时水融,泛起汤花沫饽,皤皤然如堆云积雪。茶的优劣,以沫饽出现得快否、水纹露出得慢否来评定。更有甚者,饮茶发展为茶宴,并从点茶法衍生出斗茶。

  点茶法与煎茶法有许多相似之处,其一,两者都要先采制蒸青饼茶或团茶,均属于早期的绿茶品种;其二,两者都用末茶作饮品,都需要先将茶饼进行炙烤研磨;其三,两者都是在沸水中放入末茶后,有节奏地搅拌;其四,两者都以茶汤表面形成的沫饽为茶之精华。

  点茶法与煎茶法的不同之处在于:煎茶法,须先生火煮水,待鍑中水经烈火煮沸,直接在沸水中放入茶末;而点茶法,则先在每位饮茶者的茶碗中放入茶末,边用茶筅轻轻搅拌茶末,边将沸水冲入茶碗中。

  从上述可看出,点茶法与煎茶法虽有异同,但同大于异,点茶法是对煎茶法的简化和改进,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。相对于煎茶道,点茶法也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点茶道。

  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把未经发酵的绿茶引为正宗,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。相比于红茶中充沛的带来的过于强烈的愉悦感,绿茶中的析出少、吸收慢,因而更符合儒家的谦逊中庸之道,它代表了中国儒学所倾慕的守方圆、知进退的品质。也许,这就是陆羽推崇绿茶的原因。由此,后世中国人对茶的理解,在历史的十字路口,与世界各地分道扬镳。

  从明代开始,中国的茶叶加工方式进行了改革,成品茶由唐代经蒸压而成的饼茶、宋代精雕细压的团茶,改制为经炒而成的条形散茶。这样,人们沏茶,再用不上“炙”“研”“罗”了,而是将散茶置入壶(碗、杯)中,直接用沸水冲泡就成,这就是人们至今常说的泡茶。这种直接用沸水冲泡的沏茶方法,不仅简便,而且保留了茶的清香,更便于对茶的直观欣赏,可以说,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。这种简便的冲泡法,为饮茶不过多地注重形式而较为讲究情趣创造了条件,尤其适宜繁忙于日常生活中的普罗大众,所以,一直为人们沿用至今。

  起初,因为饮茶范围越来越广,茶消费地与茶产区距离遥远,为有利于茶饼的长久保存与运输,制茶中的干燥、紧压、发酵等工艺,误打误撞地加强了茶叶带来的兴奋感和愉悦感。这是因为茶叶中细胞壁被破坏、抑制吸收的酚类物质被分解,从而使得茶叶里的更容易被析出到茶水中来。这样一来,为红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。

  15世纪开始,由大航海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,大量中国茶由海路输送到欧美地区,其中既有绿茶、也有红茶。鉴于欧美西方人特殊的口味爱好,红茶由于更充沛、能提供更强烈兴奋感和愉悦感而被认可,成为从中国进口茶叶的优选。再后来,中国茶引入世界各地栽种,所产商品茶都以红茶为主。

  反观中国,自唐代以来,中国人一直偏爱绿茶的清新口感,形成与世界大多数地区截然不同的品茶口味。虽然自清朝以来形成如今的六大茶类,除最初的绿茶之外,出现了白茶、黄茶、青茶、红茶、黑茶等,但绿茶一直是中国人的主流茶品。

  目前来看,全世界每年600多万吨的茶产量中,红茶占到一半以上;而在中国国内,茶叶消费中绿茶占70%左右。这就形成了两道不同的景象:世界各地流行红茶,而中国人偏爱绿茶。追根溯源,正是茶圣陆羽煎茶法导致了长期以来国人对绿茶的偏爱。

  据史料记载,陆羽提出的蒸青饼茶,被当时大规模派出遣唐使的日本学习,并带回本国,成为后来日本抹茶和茶道的基础。这种以蒸制让茶叶快速熟成,再捣碎、紧压、焙干的作法,因保留了茶鲜叶中的叶绿素,而受到日本人的欢迎。

  另据考证,南宋咸淳年间,日本高僧大广心禅师到浙江余杭径山寺研究佛学,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带到了日本,日本的蒸青绿茶由此发轫。蒸青绿茶,又名蒸青煎茶,是以蒸汽杀青制造而成的绿茶。作为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,蒸青煎茶具有“色绿、汤绿、叶绿”的三绿特点。这种蒸青绿茶的制茶方法,经日本历代茶人的重新改易,并发扬光大,形成了现代日本的“抹茶道”。

  可以说,唐代蒸青饼茶只是中国绿茶之路的起步之作,它启发了后世保留绿茶原叶的烘青茶和炒青茶;但它输入到日本后,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。日本的抹茶文化,其实是中国绿茶发展史中另辟蹊径的一个独特产品,从历史的观点来看,它是由陆羽煎茶法衍生而来的。

  一片茶叶飘万里,一部茶经越千载。唐代横空出世的陆羽煎茶法,历经一千多年的风云变幻,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。